fbpx

在派對散場後,DJ們的身心 (前篇)

Written by A, Feature

DJ的生活真的就像在眾人想像中那樣閃耀的生活著嗎?看著社群媒體平台中一張張帥氣的照片,你能夠聯想或是思考到背後的真實面嗎?

今年3月時,瑞典的知名百大DJ – Avicii過世消息成為電子音樂圈一大話題。

DJ的身份,在一般人的刻板形象裡往往是歡樂活動中全場焦點、有著掌控眾人情緒和整體氛圍的權力。但是在舞台前的聚光燈之外,DJ的生活真的就像在眾人想像中那樣閃耀的生活著嗎?看著社群媒體平台中一張張帥氣的照片,你能夠聯想或是思考到背後的真實面嗎?

以Tim Bergling (Avicii的本名)來說,在年輕時成長的過程中是個因為青春痘而煩惱的少年,害羞、內向的天性;不擅於在群眾面前說話,個性相當的敏感。這些情緒在音樂領域裡找到出口,造就日後的才華。

avicii kid

少年時期的Avicii

16歲時就開始以匿名的方式發表作品,這種令他安心的方式使他在製作上得以盡情發揮。2年後開始在展開DJ演出生涯,甚至曾與瑪丹娜同台合作,瞬間爆紅的他在全世界大展知名度,人人稱羨他金髮外型、眾人圍繞的偶像姿態。但從他的個性上,Tim曾表示他是個不懂得向人說no 」的人,不停的活動邀約在短時間內折損健康、消磨內心,即使他仍然愛著製作音樂,希望向世界分享他的創作。

在整個流行音樂式的商業運作之下,不停的巡迴演出,派對裡一杯一杯向他致意的酒精,明顯地傷害他的健康。接下幾乎每一年他都有因為過量酒精而導致住院的紀錄。在2016年他發表了退休、離開舞台的聲明意願,接下來時間粉絲只能從他個人的社群平台和發表的創作上與他有連結。兩年內他展開了尋找自己內在心靈平靜的旅程 (soul-searching),但在這段生命意義、快樂真諦的思索後,仍選擇以結束生命作為悲劇收場。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deMkNIwaEA[/youtube]Avicii宣布退休前的最後一場演出

他熱愛音樂,但在後期也曾經表示舞台演出生活並不是適合他的;早年成名、還未真正地體驗生活就被商品化的他,失去了健康強壯的內心。

世界的極速演變導致整個電音生態的蓬勃發展,但在他的過世後開始有人從另個角度去思考這個行業背後的代價。人們開始討論這些藝人的身心,在帶給群眾快樂的工作責任時,是否承受著與表現出來相反的負面情緒。真實的答案是黑暗的,娛樂事業的付出往往是用壓抑自己的不快樂所換來。無論是擁有哪方面的才華換得在眾人面前演出的機會,在反覆的流程中必定有非自然、抑或說刻意的營造出來的“表演”。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5YYTEp4PFXw[/youtube] 

近年知名的德國Disco House DJ,”Motorcity Drum Ensemble“ (Danilo Plessow) 拍攝了一段紀錄短片關於在他在演出背後的真實心境,陳述了在歡樂的節奏背後的焦慮與不斷巡演造成的問題。

提到在螢光幕和群眾前的DJ演出帶給他的心情影響已經超越一般的緊張,而是種累積的心理及生理的負擔,當必須與一張張臉孔的微笑寒暄成為一種必須的工作,若不懂得在高分貝的音量、長旅程的轉乘飛行、時差的轉變中做調適,找到可以讓身心休息的片刻,熱愛的音樂工作就會成為嚴重傷害生命的元兇。


552368_489095654454744_1534324324_n
文字停在這時不禁回想2008年那年夏天”沙羅曼蛇”在福隆海洋音樂祭的決賽,面對數量上萬沙灘上滿滿的人,那是這輩子還沒站上舞台雙腳不住緊張到顫抖一日,演出不理想,成績卻不錯、在那一次之後的餘波我第一次感受的了要學習去對付網路輿論這件事。從此我知道對自己表演的要求要嚴格,自我反省,永遠謙遜,但對於網路上不記名的是是非非就盡量敬而遠之,在那裡找不到讓自己變好的真理。不管是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做到讓每個人都開心,但至少要相信自己做的是對的。

每場派對群眾帶著興奮期待的心情去參加,職業演出者也有著維持水準的責任。但在那1、2個小時的快樂相聚前後,其中看不見的代價是:孤獨地在工作室裡埋首努力練習、創作音樂到面對眾人社交模式的心境轉換、因為演出時間以及時差的睡眠犧牲,社群媒體平台經營的壓力、承受加諸於自己看得見及無法看見的好壞評價;試想將空服員的工作時間,藝術家的行為思考模式及免除不了的商業行為,加總在一個人身上時,可能會造成的混沌心靈——這是除了過人強健的身體,還需要高度的EQ才可以造就真正成功的職業。

在過去DJ的成功道路除了錄製mixtape來爭取演出,把握在台上每一秒的機會想辦法用各種不同的表現魅力方式去征服群眾,但隨著社群網路佔據現代人的生活,對於總是慣於宅在家裏專注打造聲響的音樂工作者來說,把一部分的時間挪至經營網路世界或是將聽眾客群定位轉向至看不見的網友成為產業改變的一個特點。而又因為從音樂聆聽數位化、網路化後造成音樂本身的價值降低及聽眾消費習慣的改變,mp3使上個世代的cd銷售節節敗退近乎要消失於市場。善用社群軟體、在網路上表演成為成為新一代“DJ“的竄紅方式,雖然有的更多的管道讓自己的作品被群眾聽見、喜歡,透過多方的平台除了經營打理自己的形象,更能完整地表達音樂上的概念透過多方的整合,甚至可以自己當零售商販賣自己的歌曲而非要透過廠牌,而如何宣傳行銷的重要的比例性在某些層面日漸大過於實質上藝術家/表演者的內涵才華。

Read more:「女DJ」又怎樣?談派對圈裡的性別迷思

有許多例子是在女性Dj在Youtube的Boiler Room上演出後,底下總不乏出現零星的調侃以帶有性別主義的留言,這種情況已漸少數,但某些躲在帳號名稱ID後的網名,總不時克制不了注意自身的修養或掩飾自己內在的貧乏。面對這些每個人在虛擬世界裡講的真心話,現在都可以直接的鼓勵、觸碰、打擊、影響到藝人的內心,如何去在批評指教中分辨什麼是真心且有幫助的、剩下的哪些是來亂的,又是一個這行業的新課題。

這不算是一份新誕生的工作,但時代演變及科技進步的局勢卻造成了一波波新的挑戰,也讓有興趣或已開始從事這音樂領域的人面臨了前人未曾思考過的職業危險。

(Visited 539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