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DJ Qbert與Intel展開了一項合作計畫,嘗試開發用來搭配DJ數位控制器材的迷你電腦,用以取代笨重的筆電。這個計畫產品名叫「Thud Rumble」,成品比十元硬幣大不了多少,卻能在驅動控制器以外,同時身負運行Traktor或Ableton live等軟體的重任。最重要的是它的價錢相當便宜,其核心Edison只要55鎂,整組下來說不定只要百元上下就能搞定。
從這兩年來看,各大家廠商最積極的一件事,就是盡量讓DJ們少看電腦。筆電DJ會不會只在DJ長河中曇花一現,而且即將走到盡頭?我們整理了近年來的幾項趨勢,讓大家來看看這件事情是否真的會發生。
1. 液晶螢幕的普及
從去年到現在,Numark推出了NV、Pioneer推出了XDJ-RX、NI堆出了S8。這三台機器雖然長相功能差距甚大,但卻說著同一句話:DJ們,別再看著電腦銀幕了,看看我吧。
從筆電DJ崛起開始,「DJ盯著筆電」一直是個笑料,還有人專給這種現象取名「Serato Face」(為何不是Traktor face?我也不知道…)。難道以前沒這個問題嗎?還真沒有,因為其實黑膠和CD時代還真沒什麼好讓你盯著看的。數位器材的優勢就是能夠提供很多資訊,讓DJ做更準確的判斷;但也因為要看這些資訊,DJ看電腦的時間就更多了。DJ以前多半邊對拍邊觀察舞客,面露肅穆神情。而筆電DJ們看來永遠對筆電更有興趣些。
這些帶有液晶螢幕控制器多半還是要搭配電腦運行DJ軟體,但若有了前面提到的「Edison」或是「Raspberry Pi 2」,狀況可能就不同了。當然從「Serato Face」變成「Controller Face」也沒好到哪,但這個方案對現今的筆電DJ確實是最好的,因為其轉換不需改變作業流程。
2. 獨立一體化控制器
剛剛我們用三台機器說明了液晶螢幕普及的影響,其中XDJ-RX是可以真的不用電腦的獨立一體化控制器。那麼它是首台獨立一體化控制器嗎?出人意料的,不是。早在2011 Stanton就推出過SCS.4DJ,它是目前記錄上的第一台。就功能來說SCS.4DJ與XDJ-RX並沒有太大的差距,但也許是銀幕太小,也許是少了外置軟體(如Rekordbox)讓準備工作變得太困難,這台機器最終落得雷聲大雨點小。
對照現在三家Numar、NI與Pioneer三家動態,Stanton顯然是先見之明,但卻被人後發先至。Stanton是否覺得有點悵然?這也無怪乎他們最近要收購DJ軟體Deckadance,為的也許就是讓體系更完整,重新挑戰市場。
從以上兩個趨勢來看,控制器上的銀幕真的能完全取代電腦嗎?答案幾乎是肯定的,否則螢幕更小資訊更少的CDJ根本沒有生存空間。答案為何是「幾乎」?原因在於並非所有數位DJ都使用Sertato或Trakto,別忘了有很多人是用Ableton Live放歌,在小小的銀幕中使用該軟體根本不合理。但使用Ableton的DJ果真註定離不開電腦嗎?讓我們看看下一點。
3. 行動器材的崛起
最早的行動DJ概念可能是從Pacemaker這一類的機器開始。Pacemaker迷你輕巧,跟iPod大小差不多。它剛推出時相當轟動,被視為打破「DJ必須要有笨重器材」常規的革命者。然而因為應用困難與其他理由,最終它只被人看成一台昂貴的玩具。
Pacemaker成了傳說,但行動 DJ概念並沒有,反而繼續開花結果。剛剛我們提到的「其他理由」是iPhone與iPad的出現,這兩個產品很快封殺了其他獨立行動DJ器材出現的可能性。要價超過兩萬的Pacemaker能做到的,這兩者幾乎都可以做到;而且他們還有很多特殊專長,則是Pacemaker望塵莫及的。
更重要的是相較於Pacemaker,iPhone與iPad的擴充性更佳,更容易形成商業生態系。例如Spin2、i DJ Live與WEGO等,專屬它們的DJ控制器很快的就流行起來。這些器材填補了因對iPhone與iPad控制性不滿的而生的需求,形成特殊類型市場。
行動DJ和Traktor或Serato的結合或許不是最佳解,但平板電腦和Ableton就不同了,這兩者根本是天作之和。現時的問題在於Ableton由於要同時運行大量的Clip,在容量與速度上對平板電腦都還太吃重,因此只能在其上看到Ableton的控制器。但根據摩爾定律,我們知道速度和容量的突破都只是時間問題。
不管是在Google Play或是iTunes store上,早就有很多類似Ableton的APP可以進行即時演出,Ableton Live推出行動版也是可預見的。更不用說商用大型平板已經成為Apple與MS下一個戰場,Microsoft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和鼠爺合作開發平板上的DJ軟體。Google最近也正努力加強Android長期以來一直很弱的Midi功能,更積極與NI接觸。三家大廠恐怕早已在檯面下完成招兵買馬…
4. CDJ回歸潮
這是Pioneer近年來苦心經營的最大成果:越來越多一線DJ捨棄電腦,改攜帶行動碟上場。原因很簡單,筆電確實能提供大量便利功能,也能讓演出更細膩,但它能做到的早已經超越商業場景的需求太多。既然只是要一首歌接一首歌,使用行動碟加CDJ已經綽綽有餘。
筆電確實曾在一線DJ中蔚為主流。許多DJ演出時帶上MBP與Controller,擺在桌上不但如同業務員的黑西裝般具有象徵意義,也表示自己跟上了時代潮流。但筆電出現在舞台上也已經超過十年,十年足以讓一個嬰兒變成將入青春期的少年,也可以讓時髦垂垂老矣。
去年我們訪問MANDY時,就曾問到他們「是否還常用筆電放歌」這個問題。他們提到過去使用筆電和Controller是為了嘗試創新,但隨後他們發現用Controller作Live反而讓演出形式變得更固定單一。因此他們選擇回歸CDJ,這反而讓他們得到更多彈性,也更能用音樂和群眾互動。在那之後,我們觀察了許多DJ,發現確實有更多一線DJ已經放下筆電重回CDJ懷抱。
在Pioneer以Rekordbox貫通舞台上下後,許多過去只有筆電能給的,現在CDJ多半也能給得起;尤其是在演出先行準備的戰場上,筆電的優勢已經徹底瓦解。在現今商業場景中,即使有人大膽宣稱「行動碟才是主流」,想反駁恐怕也未必容易。
對我有影響嗎?
兩年前DJ Controller的市場蓬勃發展,還很難想像筆電DJ會有滅絕的一天。但隨著「Thud Rumble」的出現,未來的輪廓突然漸漸的清晰起來。以下想像僅供參考。
目前習慣使用筆電加上一體型控制器的DJ,將會越來越沒有理由不選用「獨立一體型控制器」或「迷你電腦加有螢幕的一體型控制器」兩著組合中的其中一者。連價格都不會是問題,剩下的問題只剩下體積以及看小螢幕的不適感。
一般的筆電DJ依舊會存在,但可能大多存在於初學者及Bedroom DJ中。一旦你要開始經常性的上場表演,考慮到便利、風險、場地配合等零零總總的問題,筆電會越來越顯得累贅,越來越需要帶著它的理由。
「需要使用多種器材組合連接」也許會是難拋掉筆電的重要理由。尤其是那些聲卡、控制器、效果、與鼓機全部採用一時之選的DJ,在出現能夠信任的迷你電腦以前,大概都不會考慮放棄筆電。換個角度講,這種表演方式也許才能把筆電DJ的可能性發揮到極限,做出其他類型DJ不易做到的表演。
如果你經常有機會在商業場景放歌,那麼Pioneer的系統是你必須認真考慮的選擇。由於這個系統相當普及,因此不太需要擔心「萬一場地沒有」這種問題。而且夠專業的商業場景替DJ準備要用的器材是基本常識,這應該沒人會反駁。使用它除了減少你攜帶筆電與控制器的不便,還降低了種種意外風險…
拜科技之賜,DJ放歌的方法從單一走向多元,這是種祝福也是種詛咒。無論科技變化得多快,最重要的還是摸清自己的需求,選定方式後投資足夠的時間習慣它。畢竟無論用什麼器材放歌,真正放歌的還是人腦,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