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活動介紹:
是岸 ShiAn Festival 遊.電音,是一個免票入場的戶外電子音樂節計畫,融合電音、市集、論壇、藝術四種跨界元素,邀請在不同領域努力的創作者,為活動帶來多元鮮活的樣貌。
以電音為基底,打造一個人與人互動性更高的公共場域,秋日午後,輕鬆享受之餘,也讓我們不斷被激發,不斷重新思考,自身與他人、與生活、與土地之間的關係。
Q1.今年的「是岸」和去年比起來,有什麼相同與不同?是什麼讓你們想繼續辦下去?
人生很多事情,好像都是在不斷嘗試拼拼湊湊之中逐漸到位。相較去年第一次嘗試音樂祭的形式、一切從無到有,同樣免票入場、辦在白天、辦在同樣的地點,今年我們的概念更收斂、集中、也更具體了,音樂的挑選更有我們想呈現的氛圍,市集也有想要明確傳達的主題,而整體活動的概念環繞在音樂、生活和空間三個面向上,從我們腦中「理想的生活可以是什麼樣子出發」,架構出是岸的雛型。
是岸給人的形象,很可能太「文藝」,而近年市場上真的充斥太多看起來風格類似的小清新、強調夢想、自由什麼的,很多流於形式。但我們的確想挑戰這樣的東西,並不是特別在風格上做區隔,不是去設定小眾口味(譬如簡單生活節,風格清新、標榜些微另類,但運作方式還是一樣商業大頭的機制),而是在「如何把一個活動實際運作出來」這方面去做改變,從場地的公共性,從資金來源與流向,從攤商跟主辦單位的關係、攤商跟活動參與者的關係,現場參與者可能發生的互動、討論與議題設定……等等許多面向去做嘗試。
這就是我們覺得電子音樂派對有趣的地方,它的本身就是一種把內容提供出來成為平台、平台同時以內容為前提的存在,相互依附、互為主體,試圖突破純粹表演者與觀賞者的結構,音樂不是節目,而是載體跟工具,需要參與者主動去撿起來、拿起來做適合自己的運用。
說這麼多,我們的初衷不過就是想要在寸土寸金的台北有一個免費的角落,可以讓人曬曬太陽、吹吹風、看看景色,聽聽電子音樂然後跳跳舞而已,這麼簡單的願望,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要自己動手做,動手做的過程才發現有多麼困難,同時也發現有麼美好,有這麼多願意一起投入的人、這麼多人事物可能同時發生。
Q2. 你們過去辦了好幾場派對,為什麼這兩年來又要搞市集、行為藝術甚至論壇等等彷彿跟音樂無關的事情?
音樂要跟什麼有關,其實也就看你和音樂的關係,我們認為電子音樂可以有各式各樣的聆聽方式,並且產生不同的意義。譬如你一個人在家用耳機聽電音,跟200人在夜店裡聽電音,還有2000人在上街遊行時聽電音,意義都不同。
有人認為把市集、工作坊、論壇等等放進電子音樂活動裡一起搞,就會傷害專門辦「純」電音活動的單位的credit,但像是在歐洲已經辦了十幾年的Boom Festival,就有一堆瑜珈工作坊、healing area、戶外藝廊、露天電影院等等活動在裡面,台灣許多音樂祭也有這些元素。當然,這些元素之間是否能好好互相搭配是另一回事,但我們並不認為光是因為活動中有這些不同的內容,就能斷定它好或不好。
這幾年來,全台灣的確有許多創意市集、二手市集等等的活動,當中經常會有DJ、樂團的演出,而這種演出場子在空間、音場及觀眾的狀態,的確都跟一般正規活動場地的情形不同,品質也可能有不小的落差。但是,早期的raver其實就是在一些破不啦嘰的倉庫、荒郊野外就搞起派對來了,手提一個爛音響就可以弄,大家玩得還不是起勁得要命,也有在大街上、高速公路上非法搞得雞飛狗跳的搞個十小時以上。
傾向嘗試跳脫一般空間跟時間的規範,與各種形式的社會與文化活動結合,我們覺得這正是電子跳舞音樂的特質和魅力。聽電音要爽,跟聽古典音樂要爽不一樣,不是有一套頂級音響就好。跟不同的空間與人群發生交互作用,都會有不同的樂趣和體會。
Q3. 好像沒聽過有人用募資的方式辦趴,可否談談今年你們為何選擇了這個方式?
要讓活動維持免費有幾個基本方式,找廠商贊助、找政府補助、賣酒、銷售義賣品、收攤租……但是,我們想試看看不同的邏輯。既然活動沒有入場的金錢門檻、又辦在公共空間,那能不能就用比較公共的模式?去試探「我們的派對究竟有多少公眾支持度」?
那個模式就是,手上有相對多一點點資源的人(也不過就是三五百塊),出錢讓更多沒錢跑趴的人可以參與這場活動。或者是手上有多一點點資源,而且又想要推廣電子音樂的人,出錢讓那些即使有錢,但沒有接觸過電音、或是過去對電音不敢興趣,也因此不會買票跑電音趴的人,能夠參加這場活動。
資本主義的邏輯是,你有多少財力就享受多少資源,甚至是水、電、食物等基本生活所需都一樣,企業可以把各種資源壟斷,沒錢的人買不到是他家的事。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很自然,可是這真的是社會運作唯一的、最好的方式嗎?我們覺得不是,所以我們試著在活動中實踐另一種想像。
這聽起來可能太理想,站在派對組織的角度來看也很冒險,募資沒達標的結果,就是我們一毛也拿不到,十幾萬全都要從我們自己口袋出。要做很少人做的事情,本來就是冒險的,但如果因此就不做的話,世界上太多美好的事情根本就不會發生,社會不會變得更好。
Q4. 近年來,各種市集活動愈來愈多,當中也有不少是結合了派對元素,「是岸」的市集有什麼樣的特色或出發點?
我們觀察到許多「藝文」商家,或活躍於臺北的市集,在商店/攤位與消費者之間,往往侷限於金錢交易關係,少有機會進行更多變、有趣的連結,同時,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當代,我們似乎對環境、食物、人越來越陌生,「便利」與「大量生產」,切斷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連結。
因此,今年是岸選擇主動邀攤,取代公開招商的形式,我們一個一個跟與攤友溝通,融入交換與分享的概念,期待攤位能撐出更多實際體驗、想法交流的空間。我們邀請的這些攤商,不一定是來「賣東西」的,很多其實是來「分享概念與經驗」,以 「人」為軸,「生活」為輔,所以我們提供的平台不只是一個攤位,還有工作坊、論壇,製造他們的概念、經驗與故事能夠更被分享出去的機會。
還有一點重要的是,派對與市集並不是分開的兩種元素,也不是彼此的花瓶,不間斷且沒有明顯「舞台」分別的音樂,會影響來玩的人們,如果音樂的氛圍與環境能扣連,相對會打開人的狀態,更容易讓人們建立起關係,所謂chill,所謂電音能帶給我們的能量,由此印證與實踐。
Q5. 街頭論壇在今年的「是岸」中似乎是很重要的一部份,可否談談規劃論壇的動機與意義?
電子音樂在台灣已經發展將近二十年了,這個社群雖然不大,但仍提供了諸多關於音樂特性、派對場景、公共空間使用權、藥物議題等等的思考面向。透過閱讀一些相關新聞跟文獻、以及跟電音圈的前輩們聊天的過程就會發現,這二十年來,電音在台灣的發展高潮迭起,真的是一段很精彩的歷史,蠻值得去探究的。
這幾年來,各式各樣的派對組織一直沒少過,台灣電子音樂場景似乎愈來愈活躍,然而在文化、社會面向的討論卻不如早期90年代那時候來得多、來得深刻。然而我們覺得,不論是回顧經驗或檢視現況,對於保持這個場景的健康都是很重要的,到底過去遇到了什麼問題、現在又遇到了什麼問題、以後我們要怎麼走下去,這些事情政府跟財團不會替我們考慮,只能自己想、自己幹。但是如果大家各自悶著頭想悶著頭幹也不好,不如大家一起聊聊。
選擇以論壇的形式進行討論,目的在於打破講者―聽眾的單向關係,我們辦論壇不是要找與談人在台上講一講就好,而是期待在電音場景中的不同角色的參與者,不管你是派對組織、舞客、場地經營者還是DJ,都能夠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察及看法,這樣的方式也比較符合電音文化的開放、平等特性。
而論壇也能促進參與者帶著集體的意識,透過聆聽與對話以辨識出彼此的異同之處,並思考如何共同面對當下的處境來找出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我們希望論壇可以是一個比較長期的事情,也期待藉由這次的嘗試,開始凝聚集體的動能,以催動電音文化的持續開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