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靠北電子音樂準備浮出水面

Written by News

人稱台灣電音圈亂源的靠北電子音樂,日前動作頻頻。先是在其粉絲專頁宣告他們將有實體活動,並且開始有比較多的主動互動與掛名粉專的迷因圖片。

人稱台灣電音圈亂源的靠北電子音樂,日前動作頻頻。先是在其粉絲專頁宣告他們將有實體活動,並且開始有比較多的主動互動與掛名粉專的迷因圖片。

約莫在三四年前,靠北小程式不知從何而來,順應產生許多靠北粉專。當中傳聞這是阿共搜集情資的陰謀暫且按下不說,靠北粉專們確實揭露了,在社群快速互動的時代,人跟人之間的黑暗面。

日前靠北電子與本台聯繫,表達他們將要浮出水面,開始進行商業活動。原先我們就對靠北電子興趣滿滿,故順勢做成這次訪問,也分享給大家。

為什麼會有靠北電子音樂?

其實這是一個誤打誤撞的結果,那年盛行匿名靠北文化,我自己也是靠北文化的愛好者,因為有些投稿真的會讓你慧心一笑或者是真的點出你沒想過的問題。

但我發現電子音樂並沒有人再著手經營或創立相關的粉專(我認真的去搜過),所以我就想說惡搞弄一個來玩玩。

而從創立到現在也都是讓投稿者很自由的去提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畢竟這裡並不是一言堂,但有人就問我,那你幹嘛刪投稿或者幫一些被嘴的人撤文?不是很自由嗎?上面不是也有嘴人的投稿嗎?

關於這點我必須說明一下,所謂的抱怨、派對問題跟惡意人身攻擊並不同,而版規上也有載明「具名發文、散播謠言、指名人身攻擊、不雅字眼辱罵,違者一律刪稿」也是為了不想造成法律上你我的問題。

被靠北的人來告知我撤文的有千百種理由,但基本上我都會撤。而我想再次強調,這裡並不是你可以隨意且惡意攻擊別人的地方,坦白說我的初衷是想讓一些不敢在社團、不敢在活動專頁上、不敢在網路上時時揭露自己身份的人為了電子音樂更好而發聲。

當然你說審文是不是真的完全公平自由,這點我不敢保證,畢竟我的人設不是聖人,但至少在我的審文三觀裡,我認為我放文的限度比起那些立場偏頗的社團管理員好很多了吧!

目前經營的團隊有誰?

除了我這個雜工以外,還有三名管理員協助著我,一名就是我老婆,其它二名分別是校園電音推廣先驅以及某台灣電音廠牌的主理人,至於是誰你們自己去肉搜吧XDD

團隊成員的背景是如何?

我主要專業是 Digital Marketing – 數位行銷素材的產出者。那你可能會想問我,那你創三小靠北電子音樂?嗯,在勝任這個領域的工作之前騎過一小陣子唱片(唱片騎士?)還有跟友人一起舉辦過數場派對,所以對於電子音樂算是熱愛蠻久的,直到現在我還是很愛它。

再來說說我老婆,因為電音結識了她,在做這專案的同時,發現其實她對於企劃、內容這些的想法比我靈活(對!我很笨),於是就讓她 Join 這個專案了,中間很多趣聞跟發想都來自於我們的對話之間,目前的她處在一個很忙的階段,不過還是會時不時關心一下版上靠北的大家

至於其它二位就是很熱心推廣台灣電子音樂的神人,至於什麼背景你們也不用好奇,盡情享受並支持之後我們為電音圈帶來的 Credit 就好 

為什麼會想要商轉?

商轉這個問題我思考了蠻久的,過去幾年無商業行為的經營跟粉絲累積,我相信是很多人會喜歡看這裡投稿的理由。而所有的投稿,我都會很認真的去看他們的投稿內文。其中很多活動 Promoter 也很投機,想說以為我不會看投稿內文就直接想發個活動的 Flyer 想籍機導流量到活動那邊去。坦白說不是不行啦,但好歹也尊重一下這平台的大大我吧?所以我一律退稿處理,對!就是退稿

上述的問題讓我開始思考商轉跟投稿這二件事的平衡點,我看了很多靠北粉專的經營,大多數的人都像我一樣的經營,也沒什麼特別,就只是人多一點,畢竟電音這塊的 Base 在台灣並不大,但如果商轉是不是有人就要嘴我是不是護航活動主辦?這些問題我也有想過,但我再幾經考量後我還是決定商轉,但不是這麼純粹的做做活動主辦的業配置入這麼簡單而己。

我真正想要做的是「使用者活躍的電子音樂交流平台及台灣的中小型派對入口網站」,所謂的交流不是指 A 靠北 B,B 再靠北 A 這麼簡單,而是我想做一個真的有內容的平台,包括了藝人經紀、台灣派對行事曆、不定期的線上直播、優質的週邊商品等,這些都是我想涉入的領域,我是真的希望電子音樂在台灣可以有很好的名聲跟印象,而不是土法煉鋼隨便搞一場派對,然後你自己的舞客行為也都不管制,上新聞時才再那邊悔不當初,重點你他媽還搞砸台灣電音這四個字,這真的讓我非常火大,所以我想既然要做這樣的事商轉就是勢在必行了!

最後,如果有電音主辦想要用我們的流量做業配我也非常歡迎。但我先說,「我不會幫廠商護航」,所以請想要合作的 Pormoter 們用心把派對做好,否則被靠北,本人一概不負責護短。


本專輯是<復仇現場>的原聲帶,2021年4月第一個週末,由蘇匯宇、鄭先喻與Monbaza合作的〈復仇現場〉Revenge Scenes在台北市數位藝術中心發表。這是一個結合現場演出、手機擴增實境、網路多機直播與錄像裝置的作品。其中,音樂與聲音的角色比重極大。Monbaza透過對1980年代剝削電影的聲音取樣、早期電子舞曲的擬仿、90年代techno舞曲的回訪以及精密的音響設定,意圖達到新的聲音體驗境地,並藉此回應蘇匯宇與鄭先喻的概念——關於社會、觀賞、現場/實況的一次本質性探問。

(Visited 1,861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