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環繞眾神的電音──陣頭比拚、廟會最潮玖壹壹

Written by Feature, Story

台灣的寺廟數年年創下新高,到2014年底,登記有案的寺廟已經超過1.2萬座,比全台的便利商店還多。每間廟宇例行的進香、繞境,變成了台灣社會最為頻繁的集會遊行。一年數萬場的廟會,也捲入了數百萬以上的參與者,除了把香火帶到各處外,也把眾神的音律,密集地放送出去。有趣是,圍繞在眾神之側的聲響中,電音舞曲已經是時下最普及、最高調的一種。

本文經民俗亂彈授權轉載|http://think.folklore.tw/posts/670
photo by 余永寬

文/林邑軒(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

台灣的寺廟數年年創下新高,到2014年底,登記有案的寺廟已經超過1.2萬座,比全台的便利商店還多。每間廟宇例行的進香、繞境,變成了台灣社會最為頻繁的集會遊行。一年數萬場的廟會,也捲入了數百萬以上的參與者,除了把香火帶到各處外,也把眾神的音律,密集地放送出去。有趣是,圍繞在眾神之側的聲響中,電音舞曲已經是時下最普及、最高調的一種。

在廟會現場,大致可以把陣頭分為轎班、神將、文武陣等多種類型,然則無論是何種陣頭,竟幾乎都可以使用電音舞曲來配音,形成臺灣廟會近年的重大特色。

神轎一般分為「文轎」與「武轎」兩類,文轎結構完整,轎頂、邊框一應俱全,行走起來四平八穩。武轎構造簡單,四周無遮蔽,行進律動輕快。雖說文武轎神尊有別,但今日已逐漸模糊,不過,你大概不會看到媽祖乘坐武轎搖擺,或單獨只有中壇元帥靜靜肅立在雕工精細的文轎裡。

使用「流行音樂」作為神轎行進時的「配樂」並非現代才有,過去就曾有人認為,北管其實是早期的流行音樂,以北管搭配文武轎班,是許多人想像中的傳統廟會隊伍。在現代,可想而知,轎班肯定是電音舞曲的重度使用者了,尤其是張狂霸氣的武轎。常見武轎腳步有三步三、四步四、七星步、八卦步等等,若仔細看他與電音舞曲的搭配,還真頗為契合,尤其也跟「台客舞」的步伐律動相近,都很適合搭配電音,只是腳步動作略有差異,嘗試配配看就知道。

小蘋果竟然可以跟武轎腳步配合起來
知名臺客舞-戰鬥舞舞者:貓董

近十年,臺灣廟會現場突然出現爆紅的「電音三太子」,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時,我還覺得應該要「正名」為「三太子電音」,而不是「電音三太子」。畢竟所有舞步、律動、裝備,通通是從電音舞廳來的,除了那身神將衣與神將頭,沒有一樣是「三太子」原有的。無論是亮色眼鏡、白手套、咬奶嘴、性感豹紋毛皮等等,這些裝備古老太子神將團通通沒有。三太子電音團的步伐,完完全全是舞曲步伐,跟傳統神將步伐是八竿子打不著。

或許正因如此,三太子電音團幾乎是沒有任何門檻,沒有任何以傳統來束縛創新的門檻,歌曲更新頻繁,緊追著流行動向,什麼歌都能跳,只要是舞曲版本,節奏輕快能夠熱舞即可。在廟會現場,他也漸漸成為最受群眾歡迎的陣頭,很能討小孩歡心,當然,也能討父母歡心、老少咸宜。目前各地專門外包陣頭演出的三太子電音團相當興盛,青年自組團體接活動者眾多,成為廟會陣頭中一大「新勢力」。

電音三太子強調流行音樂之舞蹈,已成為創作性歌舞陣頭

https://youtu.be/vKZiFvozVms
【傳統三太子步伐強調威武與神氣,凸顯三太子為中壇元帥形象】

武轎轎班跟三太子電音團怎麼挑選歌曲呢?

流行的夯歌,又是怎麼一波蓋過一波呢?筆者曾經問過某武轎盛行地區的武轎會成員,如何決定武轎的音樂?不到二十歲的成員告訴我:「聽到好聽的,挑一下,就拿出來放。」,如此簡單的答案,讓充滿學究思維的我楞了一下。轉念一想,其實如果不是這樣,恐怕也不會在短短數年之間,無論是來自中國大賣場會放的通俗流行歌曲「最炫民族風」、「套馬桿」、「小蘋果」,或來自韓國「 Gangnam Style 」、「 Gentleman 」,德國 Cascada 的諸多舞曲,甚至台灣的「姐姐」、「練武功」、「保庇」等,都在廟會現場串燒。還有近一兩年來風靡於廟會活動的「玖壹壹」,輕快鮮明的曲風幾乎席捲全臺。

鋼管車已成為近年興盛的廟會新噱頭

其實,再怎麼平常的流行擴散,還是有些故事可說。至少,有一條明確的渠道,也就是主流媒體廣告宣傳,透過電視媒體、網路傳播都能引起很大的潮流旋風。值得注意是,還有一條比較不被看見的暗流,就是屬於電音愛好者與廟會小孩的流傳管道。

這條管道會怎麼出現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問,為什麼「屁孩」跟「8+9」會成為陣頭小孩的代名詞?這些小孩幾乎是20多歲剛成年之際,或是更小的青年,臺灣廟會陣頭的成員年齡層,幾乎是逐漸走向老、少M型化,形成如此可能有兩個原因:

  • 第一,都市化人口移動,抽空了青壯年的陣頭人口,老年人又逐漸凋零,只好向下徵集少年來扛神將。
  • 第二,也是最常被忽略的事實是,臺灣宮廟數量節節攀升,私人宮廟透過聲光效果驚人的陣頭來提振聲勢,陣頭人力需求其實是直線上升,特別是都會區專職外包廟會活動的會館、轎班、神將團,除傳統陣頭外也專營電子鋼管車、電音喇叭車等等,總之就是要有很「風神」(hong-sîn,神氣之意)的陣頭。於是,在舞廳跳舞的,喜歡改裝機車的少年仔,自然會把他們習慣的律動,帶到打工賺錢現場。

許多人本來就會在youtube和line分享舞曲串燒,再從各種朋友那邊拿到remix,更早期甚至是從許多非正式管道自行燒錄舞曲CD、隨身碟,或從網咖交流而來的音樂等等。近幾十年來,從鄭伊健「極速」、鄭秀文「眉飛色舞」、謝金燕「嗶嗶嗶」「姊姊」,再到Under Lover 與玖壹壹春風創作的「癡情玫瑰花」、玖壹壹的「癡情男子漢」、「在會中港路」等等,定期翻新最屌舞曲,配上我們12V七彩LED的武轎,再平常不過了不是嗎?

朴子太子團因看到戰鬥舞者小貓的表演,在2006年參加臺客搖滾嘉年華時,以電子搭配三太子跳舞,自此成為臺灣創始團,再加上2009年高雄世運時,高雄哪吒會館以電音三太子為表演活動後,引起全臺風潮
高雄2009年世運開幕,由高雄哪吒會館出動電音三太子表演
玖壹壹非常受大眾歡迎,廟會定點舞台也可以唱得很潮流!

幾乎所有人都注意到了,「玖壹壹」在廟會現場的洗耳頻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比任何時期的流行音樂還要流行,也還要廣泛。「玖壹壹」莫非有什麼特別魔力,得以席捲整個廟會音樂界呢?

原因可能沒有那麼複雜。他是一個非常道地的台語唸歌團,既有1990年代的城鄉打拼故事,有點「復古」的義氣,又具輕鬆節奏,略帶有點白爛直接的趣味情感表達方式,有時候還會唱出一兩句庶民生活的心情。很有可能,這是極少數從歌詞到曲調,都能讓陣頭囝子覺得親切,而願意虔誠效忠的歌曲。

就像他們扛在肩上的眾神,會聽他們的心聲,會包容他們的調皮,當然,也會願意隨著節奏一起擺動,於是他們虔誠,即便不是隨時隨地,每日每夜。

(Visited 98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