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在TECHNO之前:一段已然遺忘的過去

Written by A, Feature, Story

說到底特律的音樂時,總是從TECHNO誕生時開始討論。我們知道The Belleville Three、我們知道Jeff Mills還有Robert Hood、Dj Bone那些大咖,但是什麼孕育了TECHNO?在這之前又有什麼呢?

說到底特律的音樂時,總是從TECHNO誕生時開始討論。我們知道The Belleville Three、我們知道Jeff Mills還有Robert Hood、Dj Bone那些大咖,但是什麼孕育了TECHNO?

Mike “Agnet X” Clark表示,在他以往接受訪問時,他都試著去描述,那段disco與 後-disco 時期的場景,不過都因為早於TECHNO,而被刪除。

一般普遍的認識是:由於缺乏文資,在80中期有一段鴻溝在Motown和Techno初興之期;或是說在1972年時Motown搬離底特律後,造成場景真空,一直到十多年後Techno興起後,才彌補了這個斷層。這些說法,其實都大大地偏離事實。

08111841
*摩城唱片(Motown)的前身塔姆拉唱片於1959年1月12日在美國底特律創建,創建者是貝利·高迪。目前為環球唱片旗下子公司。 摩城唱片初期是以靈魂音樂及黑人音樂為主的公司。 1971 年摩城總部遷往洛杉磯,1988年7月被MCA公司收購。1993年納入「寶麗金唱片」旗下。WIKI

以下便為大家揭露,除了Dan Sicko的Techno Rebels之外的一些小故事,以及在1973到1985之中那段百花齊放卻不為人知,被嚴重低估的底特律場景。

猶記當時在市長Coleman Young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狀況下,猖獗的深夜俱樂部;無數的青年舉辦成千上百令人瘋玩的disco派對;曇花一現的新浪潮(New Wave),也吸引了如 The B-52’s 前來底特律狂歡,這一切都被隨之而來的TECHNO所掩蓋而叫人遺忘。

為了理解底特律如何在80末,產生出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風格,Ashley Zlatopolsky特地走訪了多位當地知名Dj與製作人。


[youtube]http://youtu.be/AsVyPAVBzRQ[/youtube] James Brown, one of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funk

在Disco佔領主流位階之前,放克樂團橫據了底特律的各式俱樂部。到處都是以小號、常號、爵士鼓還有吉他,以及鋼琴和主唱,這些元素組合的樂團。

資深底特律Dj,Felton Howard表示:
“如果你將經典的樂句丟給一個放克樂團,讓他們去衍生整個表演,那你就得到 Disco了”。

夜店經營者也注意到了這個新的聲音,並且被深深吸引了,因為大家都在討論Motown的藝人。住在The 20 Grand對面的Howard回憶道,The 20 Grand的音樂形態是如何從Funk轉變成Disco的:“那時請一個放克樂隊,費用約是500美金;請一個Disco Dj只要 50美金”,他說,“Dj手上有的是熱門歌曲,所以誰還要請樂團表演呢”。

*The 20 Grand:是底特律老牌知名俱樂部,The Supremes、Chuck Jackson、Parliament-Funkadelic還有Stevie Wonder都曾在這表演過。Mick Jagger第一次看到B.B King也是在這裡,其傳奇的地位不言而喻。

其他底特律夜店也迅速跟進。如Millie’s、Ethos、Wash’s Flamingo等,派對舉辦者如Zana Smith(同時也是 Harmonie Park’s Spectacles 的老闆)也隨即開了新店加入戰局,其它如Dale Willis、Bruce Moore、Carleton Northern等,都是當時底特律Disco早期的重要人物,隨便一辦都是兩千人以上的party。Charles Love也是當時的人物之一,以 Fun Time Society 的組織名義舉辦活動,在市中心外圍如 Northville Hilton Hotel 這樣的地方舉辦活動。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qGy5MJBUQ[/youtube]Disco另一個特徵是,重拍都會非常的明顯

在這轉變的過程當中,收音機電台也跳上了這班Disco火車。像WJLB、WCHB等電台,開闢了個人時段給這些Disco Dj,如Tiger Dan、Jay Butler等,放送他們在夜店的演出錄音,像是Duane “In The Mix” Bradley等。

Delano Smith說道:“我想我們都受到了Disco音樂的啟發”,這位底特律第二波的 Disco與House Dj如是說:“很多電台從此改變了他們的模式,整天放送Disco音樂。也可以說Ken Collier稱霸了底特律電台”。

08111930

Ken Collier,圖片來自Bleep43

 

Ken Collier,1949年生,不幸於1996年過世,享年四十七歲。可說是早期Disco音樂在底特律發展時,到後來的House音樂運動最重要的人物之ㄧ,是底特律最重要的同志Dj之一,可與Larry Levan、Frankie Knuckles、David Mancuso、Grooverider等人相提並論,Techno音樂的誕生與形式,Ken Collier影響頗鉅,相當於Electrifying Mojo,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多的TECHNO創始人,都會說他們受到Ken Collier的影響,然而提到底特律的音樂史時,卻常常是被遺忘的一章。底特律在渡過Funk與Disco時期,Collier便在Studio 54力推Disco。Howard指出Ken Collier拒絕播放任何Funk的東西,“他更勝於喜歡Disco的聲音”。

有甚者如Ken Collier,他Renaldo White還有Morris Mitchell組成了“True Disco”,熱烈的歡迎這樣的轉變;但也有像Howard則相對採取比較保守的態度,“你要知道,在黑人社群裡,你得把Disco與Funk都混上才行”,Howard回憶道:“你不能放了 Gloria Gaynor的I Will Survive,但是不放Commodores的Brick House”。

[youtube]http://youtu.be/ZBR2G-iI3-I[/youtube]

摩擦隨著Disco日益興盛,爭議也就逐漸減少。到了70中期,Disco甚至流行到整個美國了。 Studio 54是其中重要的場景之一,但其它如Lafayette Orleans、Boogie Down Lounge等也都滿載了那些異性戀都會人士,郊區的直男直女們就到了 The Butterfly、Lenote、Angie’s去玩;在底特律與加拿大溫莎邊境交界處,那些加拿大人都到了Elmwood Casino去了,甚至開到早上六點。

那些深夜Disco俱樂部裡,Elmwood Casino是重要的據點之一,在黑人同志社群也是特別的流行,自由的氛圍與Disco音樂更顯緊密;在Livernois,靠近Six Mile的The Chessmate同時也是Ken Collier與Renaldo White,Ture Disco常常演出的地方。“在Chessmate的所見所聞,我想這就是為何我想成為一個Dj的原因”,底特律第一個女性 Dj,Stacey “Hotwaxx” Hale如是說。

當Studio 54半夜兩點打烊時,人們便會來到在Jefferson的Factory續攤,這也是 Ken Collier眾多駐場之一。其他還有Famous Door、The Escape等等,族繁不及備載,但在Palmer Park,在底特律來說,也是特別的一家,因為很多同志都住在這個區域。John Collins,這位為Underground Resistance的成員之一,也是底特律第一波的Disco Dj進一步解釋:“在 Palmer Park這樣的同志夜店,我們總是盡可能地跳到不行。”

隨著70年代步入尾聲,這波Disco大戲也逐漸要謝幕。下課鐘無疑就是白襪隊,在1979年芝加哥Comiskey公園球場舉辦的Disco 毀滅之夜的傳來的爆炸聲。不過跳舞音樂並沒有隨暴風吹散,底特律的高中生們,也開始舉辦他們自己的舞會了。當時都是借用如YMCA或是Roostertail這樣的宴會廳場地,活動的名稱都喜歡以意大利舞廳,或時裝設計品牌來當作活動名稱,如Charivari、GQ等。

*迪斯可毀滅之夜:
有些學者及迪斯可藝人認為這事件是種族主義及同性戀恐懼症的結果。迪斯可毀滅之夜仍為職棒大聯盟廣為人知最極端的促銷行動之一。 WIKI

“音樂仍然新奇,而且以兩台唱盤,加一台混音器的模式逐漸興起”,Delano Smith回憶道,當時以Dj的身份,走跳各大校園與私家宅趴,同時也是活動主辦單位Courtier與同好團體:The Next Phase的成員之一。

他說:“當時不是我們所有的人都知道如何對拍得很好。有的人抓得住拍子;有些則不,我想我是早期少數抓得住的幸運兒之一。”,“我那時沒有自己的器材,通常都是在我朋友 Carl Martin 的家裡練習,他跟Next Phase的發起人Avon McDaniel一起組成了 Dj團體:Soundwave,我也是其中一員”,“我們到處替底特律的高中辦趴,Carl擁有當時最好的活動音響系統,Ken Collier還會跟他借來做after party,我就幫忙搬喇叭,設定器材等等,看著Ken打碟一整晚”。

另一邊,Direct Drive,70末期重要的青少年Dj組織,在數年後對於底特律House場景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創辦人Todd Johnson一開始以供應各大主辦單位音響與燈光租借,因此看到市場充滿機會,自己招兵買馬,最後網羅了Tim Slater與Hassan Nurullah為 Direct Drive基本班底,之後便不斷擴展,成為超過十人以上的大團體。

而現在人稱底特律大使的Mike Clark那年才12歲,當他第一次參加社交型派對時,遇到了Todd Johnson,進而改變了他的一生。Clark的大哥Gilbet 也在舉辦舞會,以 Gentlemen的組織名義舉辦,他們的媽媽經常要求Gilbet,叫他把老弟也帶上。

“我永難忘記那一刻”,Mike Clark回憶道:“我第一張聽到的唱片是Blondie的 Rapture ”,“在那個時間點非常有意思,因為剛好在Disco時期的尾聲,並準備要進入後 -Disco的時代了。那時還看得到閃燈、Disco Ball、煙霧機等等,大家都穿得煞有其事,各顯本領”。

[youtube]http://youtu.be/pHCdS7O248g[/youtube]

像Clark經歷的場景,在80 初變得越來越普遍。“那時我們有個據點叫Park Avenue Club,正在現在的Bucharest Grill對面”,他說,“那時是一家酒店,有兩個交誼廳,而我們兩個都用上了。那時每週都舉辦活動,每場都破千人,而且不論你在哪舉辦,總是人氣滿滿”。

他繼續說道,“大概是81年時,我們開始邀請其他的Dj團隊,如Deep Space一起演出,還有像Kevin Dysard、Ray Berry這些個 Direct Drive第二代成員,他們是82年進來,我那時也正準備讓自己上場,同一時間Deep Space也參與了我們的活動,成員有Juan Atkins、Kevin Sauderson、Derrick May與Eddie Fowlkes,那時候他們還菜的很,但已經有一些城外的群眾支持,以工業之聲打入舞池”。

*Deep Space當時與Direct Drive競爭激烈,當中有一段頗富爭議的Dj比賽,雖然在各式訪問當中被提及,卻從未被證實。據Mike Clark回憶:
我們當時不知道Juan Atkins會帶他的鼓機來比賽,因為從來沒人這樣做過。我們(Kevin Dysard、Ray Berry還有我)直瞪著台機器。對我來說,那就像是一台漂亮的打字機。當他們敲下啓動鍵,節拍陣陣鼓出,不消說,大家都驚呆了”,“後來那台機器還賣給了Chicago House 先驅,Frankie Knuckles。

場景來到“後-disco”與Techno前期,底特律的音樂是那麼多樣。“如果你拉個從沒去過趴體的小鬼,你可以輕而易舉的用音樂讓他們嗨到不行”,Howard說道,“Ken Collier 還有其他人包括我,在高中舞會佔盡了便宜,那些孩子對我們放的東西毫無概念,因為你從電台聽到的東西極其有限”。

“我們讓那些孩子是迫不及待想來跳舞。我們放得越衝,他們是跳得越嗨。來舞會變得像是例行事件一樣,舞步、舞團,就像是為了跳舞而活,別無他想。那時沒有什麼電動玩具,除了跳舞就是玩溜冰鞋。那些青少年,他們來到趴體,尋找自己,他們還不知道自己是誰,該去哪裡,但就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來趴體,而且要玩的夠瘋”。

08121332

賣給Frankie Knuckles的鼓機就是TR-909,不過機器原來是Derrick May的。 

當時底特律最紅的夜店就是L’uomo,稍晚先是塞滿了青少年,然後更晚或清晨就是都是成年人了。後來它搬家到East Seven Mile。通常這些違法的派對活動,參加人數都達到了四千人之多。Delano Smith在先後兩個地址,都是駐場Dj,他回憶道:“L’uomo是個倉庫風格、破破的夜店,有著大型的音響系統”,“這是我第一個駐場,也是我在底特律闖出名聲的原因。當時這樣的地方只此一家。當時我初遇Ken Collier,並在那負責週三與週六的晚上,我放到兩點,然後就是Collier的after party,一直持續到早上六點”。

除了L’uomo,很多同志的深夜活動,都相對保持低調,因為當時的社會氛圍對於性傾向不同者(LGBT)仍不是那麼友善。 但當時底特律有著非常多不同類型的深夜俱樂部,針對不同的年齡層與生活形態。“有賭博的、有跳舞的…那些有上一點惡趣味的事情,我們都可以找得到地方玩”,Felton Howard說道,“底特律在當時某種程度上,深夜也是充滿了狂熱”。

深夜娛樂能夠這樣風行,也是由於當時市長Coleman Young(時任:1974-1994)自己本身就是深夜派對與賭博的愛好者。幾乎所有的活動,自晚上九點到隔天凌晨兩點,然後都有After Party可去。許多當地的Dj也自此開始展開職業生涯,Stacey Hale的第一個演出就是在Club Hollywood,而現在已經改建為教堂了。(有趣的是,大多這些非法場所,後來都轉變成宗教活動場所)

“我們(Club Hollywood)不是主流夜店,但我們的音樂你在收音機可聽不到”,Hale 回憶說,“我們是那麼的吵,可是我們一點也不在乎…在我們的派對上,有著滿滿的愛,一點暴力都沒有”。

“Ken Collier 就像是底特律的 Frankie Knuckles 與 Larry Levan”
— Stacey Hale

隨著新時代來臨,夜店場景新一章也就此展開。80時期的底特律深夜俱樂部文化也不再那麼壁壘分明,不論是不同社經地位、種族或是各種性取向的人們都能玩在一起。“我們當時去聽Steve Nader,一個同志Dj”,Felto Howard回憶道,“那家店是什麼類型?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重要。異性戀的夜店、同志的夜店、黑人或白人的夜店、拉丁夜店,到處都是。當我們去膩了那些黑人都會風俱樂部,就想要去聽一些好音樂”,“於是我們展開了冒險,到了Backstreet去一探究竟,邊聽Steve Nader放歌,邊跳舞。而這傢伙真夠膽子放了一首’Blue Suede Shoes’,我發現我居然在跳貓王(Elvis Presley)的歌”,“我碎念了一下,但其實我樂在其中”。

受到Dj如Nader的啓發,Howard開始在Carson’s演出,同時週末也在Climax 2駐場,一家可容納1500人的夜店。新的店家如雨後春筍,一家接著一家開,如The Gas Station、Heaven等,Delano Smith說:“很多老店都關了,我們需要找到新地方趴體”。

其中The Gas Station與Heaven成為了底特律蓬勃發展的跳舞文化當中,別具影響力的兩家。“Heaven俱有國際聲譽”,John Collins如是說,Ken Collier長期在此駐場。 Hale指出:“Ken Collier就像是底特律的Frankie Knuckles與Larry Levan一樣”,傳奇電台Dj,Electrifying Mojo更給他取了個暱稱 “教父”,可見其對於底特律場景的影響力。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BmXq39qmyY[/youtube]

Collier在當地音樂場景還有紐約和芝加哥社群,都備受尊崇,其他Dj有音樂上的問題,都會來向他請教。“有一個星期天晚上,我打電話問Ken他現在最喜歡的唱片是哪張?”,Howard回憶“他說了這張還有那張…那時三方通話很流行,就打給了Frankie Knuckles 還有Larry Levan,一起加入了我們電話熱線。‘現在燙手的 House 唱片是…’”。

當時唱片行有Steve Nader和Jerry Johnson開的Dance Detroit和Tyrone Bradley的United Record Pool,不過Collier有著驚人的收藏,而且他並不藏私,會與同業分享。“我是透過Direct Drive認識他的,因為他們常找他辦趴”,Clark說道,“結果原來他就住我家街尾,在自家賣起了唱片。我跟Norm Talley還有個傢伙叫 Tim Mitchell 與其他幾個人常常去他家挖寶,而且Collier總是不吝讓我們可以跟他一起玩Dj”。

Collier幫助了底特律跳舞社群更緊密,幫助了Dj們之間的聯結與友誼。看著Collier 吸引了上千的群眾,大家吹著口哨、尖叫,跟著音樂一直不停地跳上好幾個小時,Stacey Hale心裡也躍躍欲試,搭上前詢問是否能有演出的機會:“我問說這裡是否有女生打碟?然後他說沒有”,Hale回憶說,“那我要當你的頭牌女Dj”。當時也有其他女生 Dj,不過她們放得不好,我也有上電台也藉此帶來客人,有次還帶了B-52’s來玩咧。

在底特律的電台工作,Hale與其他混音秀的Dj,有許多機會接觸到音樂工業裡的傳奇人物,但絕少有留給她如此深遠影響的人–底特律電台最屌的大咖:The Electrifying Mojo,至今仍然未曾於公眾面前露面過。

Mojo在70末期到80初,主持深夜電台節目,像是The Landing of the Mothership 還有Midnight Funk Association,他的樂迷們都說是“呼叫母船( Mothership )”,當Mojo玩起音樂類型大風吹,以一段令人感到雞皮疙瘩的口白作為開場,把funk、Soul、New Wave 還有 Rock,像是Prince、The B-52’s還有Kraftwerk等共冶一爐,帶進底特律電台市場裡。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kGhpCKLnRk[/youtube]
*“Hold on tight, don't let go,” he’d croon to listeners. “Whenever you feel like you're nearing the end of your rope, don't slide off. Tie a knot. Keep hanging, keep remembering, that there ain't nobody bad like you. This s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idnight Funk Association is being called to order. Electrifying Mojo presiding. May the funk be with you. Always.”
(通常的Electrifying Mojo開場口白,就不做翻譯了,翻譯無原味)

在Disco浪潮之後,Mojo也推廣New Wave的聲音,也曾在Disco夜店 Studio 54駐場,Hale說:“他在放New Wave的時候,我們還搞不懂那是啥呢”,“他總是放一些非主流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同時,在一家叫Cheeks的店,Jeff Mills 正在開始闖蕩江湖,搭建他的巫師祭壇。Cheeks是80時期另一家底特律重要的店家,John Collins與Stacey Hale都曾在此駐場,與Mills的還有Alan Ester Djing。這常常都有名人來玩,像Anita Baker、Aretha Frankin,連底特律活賽隊的球員也在此出沒。

在Cheeks的演出,也讓Mills踏進了業界。那時所謂的早期Hard Techno,其實是承繼自 Disco唱片的前奏堆疊而來,Jeff Mills 利用了大量切取或刮盤技巧,“通常前奏長度約一分鐘或一分半,然後才進入歌唱的部分”,Felton Howard解釋說,“ Jeff 玩前奏真是快的可以。通常聽一張 Disco 唱片,開頭都是有旋律的前奏,而Jeff 會放個30到45秒,如果這首歌剛好有比較長的前奏,那就會在放久一點點。在唱片歌唱部分出來之前,就會切到另外一首歌了。Jeff Mills就這樣一首接著一首玩”。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5-qCEbw1ZI[/youtube]

Cheeks通常被認為是第一個放Detroit Techno的店,這要感謝 Jeff Mills 還有其他 Dj,另外還要感謝店家有能讓它在此成長與定型的肚量。 在它熄燈之前,與The Music Institute對於孕育底特律Techno/House,同樣是重要的地點。像是Kevin Saunderson的經典作品“ Big Fun ”與“ Good Life ”,由Saunderson在Cheeks,把最初期的推廣試播片,親手交給 John Collins。“我認為一般歷史對於 Cheeks 太過輕描淡寫”Collins如此說道,他是 Cheeks第一個聘請的黑人Dj,“從一開始,我就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了”。

Undergorund社群一開始其實並不尊重這家夜店。“Cheeks 剛開的時候,是白人開的白人夜店”,Collins回憶,“ Cheeks 那時是很時髦的店,大家都想去。其中一個老闆是個臭屁律師,喜歡把人從店裡趕出去,藉此覺得很過癮。大概開了約四年,他們決定搬到 Pontiac 附近,另起爐灶在一個大得多的地方,店名也換成Menage” 。

但自此以後,一切都不同了。原來場地倉庫的主人Larry Harrison與Marshall Jackson接管,將這只讓特定客人,以華麗天鵝絲絨裝潢的俱樂部,轉變成事開放給所有人,充滿活力的夜店。根據 Collins 所述,人們甚至翻牆為了進來,好玩的場子就是這樣。歷史只記錄了 The Music instiued 是 Techno 在底特律的第一個家,但忘了在這之前,還有一家同樣重要的Cheeks 。

另一個在說道底特律Techno歷史,常被遺忘描述的是:它與 House — progressive 和 Disco 之間的聯結。“我想這段應該要讓大家知道”,Hale說,“我們將Techno定調,雖然那時我們不知道是在做這樣的事情,但我們做到了”。

“如果你聽一些早期Kevin Saunderson的作品,或是Derrick May的東西,你會覺得像 ‘Big Fun’ 還有 ‘Good Life’ 是四四拍的東西”,John Collins說,“裡面有鍵盤、鼓組,是那麼接近 House 音樂,但它更往前了一步,加入了一些電子的元素,這表示了 House 音樂是如何影響了早期底特律 Techno,就像是‘Strings of Life’,我的愛歌之一,也是非常的House ”。

“當Techno流行起來,大家跟著一窩蜂的Techno ”,Collins 接著說,“我不懂為何這樣,應該也要知道有這些故事,但它卻被遺忘了。就像說到 Belleville Three,Eddie Fowlkes 一定也覺得很怪,為何沒有提到他也是創始人之一”。

譯自:The Roots of Techno: Detroit’s Club Scene 1973 – 1985 | by by Ashley Zlatopolsky
The forgotten history of the clubs and DJs that helped birth Detroit techno.

http://www.redbullmusicacademy.com/magazine/roots-of-techno-feature

(Visited 503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