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天后 Taylor Swift 撤離 Spotify,在音樂產業引發軒然大波,討論串流音對於音樂產業的各種功過。對於此一舉動, Taylor Swift 發表過幾次意見,說明他這麼做的動機。大致內容分別是:
1. 串流媒體造成專輯銷售下滑
2. 好音樂不該免費
3. 不想成為Spotify的實驗品
>>小天后反免費音樂串流
>> Taylor Swift 說明自己為何反對Spotify
然而同一時間, Taylor Swift 的音樂並未從其他串流平台撤下。對於此點, Taylor Swift 的廠牌老闆 Scott Borchetta 表示最大的問題在於 Spotify 提供完全免費的收聽模式。既然有完全免費的模式,使用者幹嘛還要花錢使用付費模式?他要求 Spotify 改變作法,讓免費模式只能提供三十天試用。
串流音樂發展阻力仍大
串流音樂功過爭論存在已久, Taylor Swift 絕非第一,也不會是最後開炮的藝人。 Taylor Swift 所提質疑並非新觀點,近來已有許多藝人貼出自己從 Spotify 得到帳單,表示該公司給的錢少得可憐。RadioHead 的主唱 Thom Yorke 早在一年前就曾強力抨擊 Spotify ,並將歌曲全部下架。 Garth Brooks 、 AC/DC 、 Bob Seger 、 Rammstein 乃至 the Beatles 這些具有經典代表意義的藝人遲遲未能上架,也凸顯傳統唱片產業與Spotify 彼此難解的利益衝突。
https://twitter.com/thomyorke/status/356472397479686145
也許更令 Spotify 坐立難安的是:「Taylor Swift現象」是否會變成傳染病?就在11/11,美國鄉村歌曲新秀 Jason Aldean 突然宣布跟進,將他的新專輯「Old Boots, New Dirt」撤下。這是串流音樂行業最深的恐懼。過去同類型串流音樂媒體常愛宣稱站內音樂有「數千萬」,但最近這樣的宣傳少了很多。因為大家開始了解,歌多無益,有沒有別人想聽的才是最大問題。
在看待串流音樂平台時,「Taylor Swift們」顯然有更多籌碼。對於「Taylor Swift們」來說,他們擁有名氣,粉絲願意追隨他們到任何平台,一般宣傳則使用 Youtube 足矣。 Spotify 長期以來追求財務透明的政策,此時反而是個不利點~既無法提供給他們特別的合約條件,他們的來去也就沒有任何懸念。
支持聲音
但音樂產業也並非一面倒的反對「Spotify模式」。早在 Thom Yorke 批評 Spotify 時,Moby就曾回批Thom是「狗吠火車」。Adele的經紀人Jonathan Dickins在接受專訪時則表示「串流是未來,不管大家喜不喜歡」。他指出 Scott Borchetta 的最大疑慮~付費模式缺乏吸引力的問題並非無法解決,譬如可以讓付費模式比免費模式更早聽到某些歌曲,達成差異化操作。
I mean, you can choose to hate @Spotify or @BitTorrent . You can also choose to hate the weather and gravity.
— moby XⓋX (@thelittleidiot) November 20, 2013
>> Moby與Thom Yorke為Spotify隔空交火
>>Jonathan Dickins的專訪
聲援 Spotify 的聲音還來其他自重量級人物,如 Bono 與 Quency Jones 等人。 Bono 雖然身陷蘋果免費專輯風波,也向他們對新模式過於興奮而忘了考慮他人感受致歉,但依舊在接受訪問時強烈表態支持 Spotify。他表示大家應該針對的敵人並非數位科技或是串流音樂,而是唱片產業資訊不透明的問題。Spotify 已經將他們收入的70%提供給唱片公司,真正的問題是唱片公司沒有老實交代那些收入。
Quency Jones是 Michael Jackson 經典歌曲「Thriller」的製作人,他幾乎等於流行音樂歷史。Quency 最近才批評這些21世紀的新科技將會破壞流行音樂的品質,但這次他卻站在 Spotify 這一方。他在臉書上提到,如果今天音樂產業必將陷入險境,他也情願這個險境是由 Spotify 造成的。「精靈從瓶子裡出來就收不回去了,讓我們攜手尋找音樂產業弊病的解決之道吧。」
>>為什麼 Quincy Jones 會擔心音樂的未來和聲音的失真
Spotify認為多數批評是誤解
對於 Taylor Swift 的離開所引發的爭議, Spotify 最早是以「Just Say Yes」的圖片溫情呼籲,希望紛爭儘快平息。但眼看這場大戲不但沒有落幕,反而有爆棚加演的跡象,執行長 Daniel Ek 終於按奈不住,親上火線加入戰局。
We were young when we first saw you but now there’s 40MM who say stay, stay, stay. It’s a love story baby #justsayyes pic.twitter.com/n6tHkG8GCq
— Spotify (@Spotify) November 3, 2014
Daniel Ek 同意 Taylor Swift 「音樂有價」的觀點,但也強調 Spotify 至今已經支付20億美元給唱片公司,而盜版卻「一毛都不會付」。他還提出在這場爭議中,大眾最常對 Spotify 持有的三個重要誤解:
誤解一:提供免費音樂等於不付錢給藝人
不管是免費或是付費用戶, Spotify 都會針對「每次播放」進行付費。廣告收入通常是支付這些費用的來源。Spotify 認為若沒有免費模式,將更難吸引人們使用付費模式。
誤解二:Spotify 付的錢少到沒人能賴以為生
但其實 Taylor Swift 今年就將從 Spotify 拿到六百萬美元,而且這個等級藝人的數量還在繼續成長中。
誤解三:Spotify 是實體與數位銷售的殺手
在2014上半年, Spotify 還未在加拿大上線,但數位下載就已經開始走下坡了。而且根據統計 Taylor Swift 的新專輯「1989」已經登上盜版下載第一名,因此沒有 Spotify 不見得就能推升實體與數位銷售。
在文末 Daniel Ek 提及長久以來音樂產業的憂慮~音樂會不會失去自主性,變成推銷其他產品的附庸(請見本站文章:串流音樂媒體史詩決戰號角響起)?他溫情說道Spotify與音樂人的利害是一致的。他們不打算拿音樂推銷硬體或軟體(還記得蘋果嗎),而是要利用音樂為工具,讓人們付錢聽音樂。他們相信路線無誤,只要能和音樂人攜手合作,必能完成願景。
$2B and Counting. We're benefiting artists and driving growth in the music industry: http://t.co/VVhl15ARRH pic.twitter.com/Acb1fSS21F
— Spotify (@Spotify) November 11, 2014
>>Spotify執行長 Daniel Ek 發言全文
>>串流音樂媒體史詩決戰號角響起
Daniel Ek用數字明確回應了 Taylor Swift 的前兩點質疑,第三個質疑的回應則比較像信心喊話。你是否同意Daniel Ek的看法呢?由於牽涉層面廣大,這場論戰當然不會因為 Daniel Ek 的發言告一段落。未來若有更新進展,請隨時關注耳朵蟲的報導。